写作文时“跑题”,是作文的大忌。因为作文只要抓住了主题,写的不是很差,就能及格。但是,如果一旦“跑题”,根据评分标准,只能给6分以下的分数。阅卷过程中,有些作文写得很有文采,也比较有特点,但是无论怎么读都和命题没有关系,只能划归为“跑题”。
另外,语言通畅、文采飞扬的文章比语言表达水平一般的作文容易“跑题”。这可能存在两种原因:一种是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。为了在考试的时候能够让作文“好看”起来,采取了背范文的应考方式。背过了几篇文采不错的文章,到考试的时候,感觉有些沾边,就原封不动或者稍做加工就写上了。这样的文章,如果应考者文字驾驭能力还不错,有可能把背下来的文章修改成完全切合作文要求,“以不变应万变”。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是很少存在的,因为如果这类学生的文字水平高,也就不屑于采用背范文的方法。所以,背下来的好文章用于考试,“跑题”就不难理解了。另一种作文的确是考生的“原创”,但是因为写作的时候“才思如泉涌”,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。相反,写作思想干涩的学生,则只能绕着作文要求转,写不出好文章,但不致于“跑题”,更容易得到一个稍微满意的分数。
“文似看山不喜平”,这似乎是人人尽知的道理。许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,起的标题比较“耐读”。按理说,文题耐读,说明文章可能寓意深远,但是这样一个“耐读”的作文题目,在有限的阅卷时间里,如果不能让阅卷老师读懂真正的内涵,并且理解题目背后的意思,那么很可能就会被误判为离题。
其实,不只是标题如此,正文写作的时候也是这样,写作手法不能“太绕”,该点明主旨的地方要点明主旨。阅卷中发现有些答卷通篇只讲了一两个故事,故事讲完了,文章也结束了,没有一处指出故事的寓意。像这类作文,属于扣题、部分离题还是完全离题,就值得讨论。阅卷老师仔细阅读,并且加上自己的推理,或许能够判断出作文基本扣题。但是能够有足够时间“揣摩”原意、破解“谜底”的阅卷老师,毕竟是少数。
还有部分考生在写作过程中生硬地与和谐社会、奥运和国家、民族联系起来。实际上,必要时联系时政不仅没错,更能体现考生的眼界,对于得到一个理想的作文分数是有帮助的,但是如果关系不密切甚至在几乎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情况下,生拉硬扯就显得牵强附会。
作文的格式,对于参加成人高考的学生来说,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。但是在阅卷过程中,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值得考生注意:
一是标题问题。作文考试要求自拟标题,标题一定要写,否则会扣去1至2分。阅卷中,忘记书写标题的考生很多,甚至有的学生开始忘了写标题,后来写在了后面,或者挤在前面,这些问题都应避免出现。
二是分段、标点问题。阅卷中,发现个别学生的作文不分段,有的文章只有一个段落,层次和重点都不突出。有的文章标点意识不强,要么不写标点,要么“一逗”到底,要么逗号、句号都是一个小点。格式不好的文章,就不能取得较高的分数。
三是卷面。卷面要整洁,书写不能“龙飞凤舞”,也不要字体过大或过小。总之,不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的卷面,就不是好的卷面。即使文章的思想再深刻,字迹潦草就会被扣分。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77号